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經濟史期中報告IV 王信偉

江南為明清時期中國重要的工業中心,而紡織業又為輕工業的最大宗,若從總產值和從業人數來看,可以說是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產業。如同歐洲,紡織為最普及的工業,大部分也都在農民家庭中出現,但隨著明清以來的發展,較精緻的絲織產品受到富貴人家的喜愛,這些農家生產的紡織品進入商品市場的數量越來越大,已由自給自足轉為市場經濟化,紡織家庭所生產的糧食已不夠自足,需進入市場購買交換,但整體來說,紡織品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比例多出外銷許多。在產業分工當中,又分為農工分離與工序分離,也就是說原本的家庭手工副業漸漸與農業分離,而較複雜的絲織產品的工作程序,也各自分離為獨立而專業的部門。而絲織業又比綿紡織業更早專業化,且向城市集中,而紡紗的工作由於所需的技術與體力較低,多有農家老幼來從事,蘇州也在清朝成為全國最大的棉布加工與販售中心。而英國在18世紀,已經幾乎沒有農奴,佃農們為了在市場賺取更多利益而生產,此時雖然還沒有大工廠,但許多新的紡織技術,配合放工制度,也共同促進了後來的工業革命。

提到工人就不免想到工會問題,中世紀英國家庭中的年輕人,若無法獲得農地或求得職位,便不敢結婚,使得當時普遍晚婚,人口成長也較慢。18世紀左右工業逐漸發展,英國人口開始成長,雖獲得了大量勞力,也帶來了糧食與物資消費的負擔,英國各地方上的友誼社與俱樂部此時便會幫助生活發生困難的團員們,形成類似工會前身的團體,這些團體會照顧會員們,要求雇主必須雇用該會成員,給予有困難的會員資助等等。到後來由聯誼性轉而團結工人們,以對抗雇主對其工資或工作環境的侵害,爭取自身利益。而中國類似的組織則有各工人們組成的行幫,無論是行幫或是商人們組成的商幫,都有其行會,行會的作用便是與官府打交道,並藉由限制工匠與學徒的人數,來維持其技術的壟斷,也會以罷工方式來要求薪資的調整,但行會也會約束自身會員,確保其成品品質,懲處違規者,行會雖與英國的工會有不同的發展過程,但有相似的功能,來確保商品市場的運作及保護工人們的權益。

商幫為一種地緣性強烈的組織,例如名的晉商跟徽商,為同地區的商人們出外經商,彼此扶持,組成了超業緣的團體,在他人眼中就成了所謂的一個幫,商幫在各地興建會館,作為同業同鄉間聯絡的場所,當中更不乏重視信義與儒道的商人們,出資修建孔廟與關帝廟等,而同業間也可以維護自身利益,成為與行會部份性質重疊的獨特組織。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經濟史期中報告 第二題 張儀臻

第二題 經三甲 94208003 張儀臻

1)同意。若視文明發展是由漁獵、畜牧、農耕一直線的必然進程或許過度果斷,不能排除其有可能同時進行而並列存在。人類一開始可能採行的狩獵方式,基於人的本性及人類獨有的少數技術很容易即可達成目標。但事實上狩獵方式取得食物的代價極高,狩獵工具的製作及訓練幫忙狩獵的動物也極費工費時。漸漸的獵人發現有些動物有群居的特性,跟著群居動物的後頭狩獵牠們演逐漸變成畜牧的形式,狩獵與畜牧實質上很難區分。狩獵到畜牧的過程中利弊互見,當人類與動物群居在一起種種的傳染病極有可能散播,但同時畜牧為人類帶來可靠且來源穩定的食物來源。基於人口的漸增,穩定的食物來源相對十分的重要,也因此可以穩定生產食物的農業開始發展。以此推理一方面狩獵一方面畜牧農耕將成為人類生活方式的常態。而漁獵轉變為養殖漁業的過程較可能是因為人類的濫捕導致某種特定的漁獲量銳減而產生養殖漁業,一開始養殖漁業集中在沿海地帶,因沿海擁有人們易接近且接近大自然環境的不可替代的因素。且養殖漁業同樣有穩定的食物來源的特性,我認為養殖及畜牧皆有可能是因為社區部落的形成人口數量激增導致穩定的食物供給量相對而言十分的重要。但仍不能否認少數氣候環境地理環境惡劣的地區,此三種生產食物的方式不可同時並存。但假設氣候及地理條件皆良好的地區,基於穩定食物供給的理由,我相信游牧經濟中必定存在農業經濟的因素。

2)人類如何發現「火」推測應是十分的偶然,閃電或是森林大火等原因。但人類真正學會維持火苗或是學習如何使用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一開始火的發現使得人類學習生火進而維持火的不滅,而這樣的工作需要群策群力,使得「火」成為社群生活的第一步。火也具有另一項功能,使得人們圍在火旁,那就是火提供了光和溫暖保護著當時的人們免於蟲跟野獸的侵擾,更加印證了火成為凝聚社會的力量之一。而現代人們將火做最普遍的用途即為烹飪。雖然烹飪並不能證明為人們發現火之後才有之行為,但烹飪卻也為人類文明重要的革新之一。在烹飪被普遍使用之前,人們並沒有共同進食的動機,時常是在狩獵完的當下就食用獵物。而烹飪的行為普遍之後人們開始將社群及進食兩件事結合。狩獵、宰殺進而維護獵物的安全及烹調使得當時的人們有機會聚集,也有了分配食物有福同享的概念。久而久之成為社區聚落形成的雛形。而我認為火的經濟功能在於上述關於社群方面,「火」將人們聚集逐漸的成為社區部落的形式,人一旦被聚集種種的社會活動即將開始發展,例如:以物易物、公共財產等的觀念。此類的活動越趨活絡,社區逐漸擴大為都市,以物易物的行為擴大為市集,熱絡的經濟活動發展人類文明也跟著進步。雖與錢穆大師所認為的:「中國的歷史傳統,常能警惕地緊握著人生為主而經濟為副的低水準的經濟觀。」稍相牴觸,但我認為經濟仍為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主因。而火是屬於何種財貨,就「集體財」的定義而言不可排除火於集體財之外,火同時也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性,也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就可取得,由此又可將火定義為「自由財」。

參考資料:
食物的歷史 第一章第三章
錢穆「如何研究經濟史」演講稿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經史期中報告第一題

1.古代,生產力較為落後的民族常能征服較先進的地區,(例: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印度,Viking/漢代匈奴、明末女真,勝仗較多)。
印度孔雀王朝時期,生產力頗高──鐵器製造、使用普遍,灌溉發展,各地開鑿溝渠、水井和池塘。手工業也出現了棉紡織品。造船、建築、雕刻等也高度發展。現存刊刻詔令石柱,重達50噸,高15米以上。柱頭雕有精美動物形象,充份體現當時手工業的發達和人民的聰明才智。

*生產力較為落後的勝出,試問其可能主要原因為何?

  以蒙古為例。中國人認為,他們的農業文明比遊牧文明要先進,而且遊牧民族是落後的;從來很少有人表示懷疑。其實遊牧民族開放式的“流動性”,比古代農業民族保守的“安土重遷”,有其進步性。遊牧文化植根於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之中,人們的視野棰其廣闊,加之“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產方式,春夏秋冬輾轉於不同的牧場與營地,因而多以流動、變化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界,所以人們的思考方式,也就越具有辯証的思維方式。遊牧民族長期同大自然搏鬥,生活於艱苦的環境之中,使得他們具有充分的冒險精神和勇敢進取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由於遊牧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生活用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與農業民族進行交易,有時甚至以戰爭的方式進行掠奪;所以說遊牧文化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蒙古民族的文化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遊牧文化。

  此解釋了何以在古代往往是生產力較為落後的民族勝出、征服較先進的地區,在此必須先定義何為"生產力較落後"及所謂的"較先進地區"。一般而言,遊牧民族因為資源或者土地的貧瘠,因此需要不斷的遷徙以找尋下一個暫居的地方,以生產力來說,當然是比較落後的。能夠定居農耕的地區則擁有較豐富的資源或者較肥沃的土壤,也能發展出較先進的文明,但在即戰力方面卻不像遊牧民族一樣驍勇善戰。在此先進及落後是以生產力強弱為判斷依據,而未將民族的戰鬥性或體能列入。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2509854


*為何近代反是生產力較為先進的民族獲得勝利?簡要說明之

  近代以來發生的許多革命性的大發現或改革,使較為先進的民族除了在生產力上的增加之外,也助長了新帝國主義的發展。新工業成為國家富強的基礎,而自由主義經濟過度發展成為掠奪他國資源、壟斷資源的帝國主義。

  在此帝國主義及民族國家興起的背景下,侵略行為已經從本來的野蠻民族求謀生轉變為更貪婪的目的,因為擁有最多殖民地者,便獲得最多資源而成為強國,形成帝國主義式的侵略,每個國家都希望成為世界主宰。而工業革命使採煤和冶鐵業大增,機器製造大為發達,19世紀下半葉,槍砲等武器及輪船的發展,也成為帝國主義興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和過去總是生產力較落後民族征服較先進地區不同,近代往往是生產力較為先進的國家像歐美工業強國紛紛向亞、非各洲爭奪市場和原料,形成殖民帝國主義,而非真的想將被征服地區納入自身國家之中。



參考資料:
高中歷史自修:活用歷史總複習大全          郭敬‧郭銓森/編著
高中歷史基準整理典範(中)-世界文化   吳榮秀‧羅秀花‧蘇美月/編著


──

"祇要人類存有情慾及利害之心,自古即為議壇爭辯不已的和平與戰爭,及正義與政策問題,將永遠需要新的思考。當一批野蠻民族在絕望與肌餓的驅使下,懇求在一個文明國家領土上安居時應否准許,至今尚需求教於歐洲最有經驗的政治家。"                 ──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



---
話說
被老師誇獎有點到重點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心情都好到要飛起來了